1. <optgroup id="pyzx3"><sup id="pyzx3"></sup></optgroup>
      2. 新聞中心

       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 > 公司新聞 >

        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,推動東方自控高質量發展

        時間:2022-07-20    來源: 本網     閱讀量:     字體: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    打印本頁

        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,東方自控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、國資委及集團公司決策部署,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,以組織保障、頂層設計、強化落實為抓手,推進“155”改革工程各項任務落實落地。截至2022年6月底,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全面完成,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優勢更加突出,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,市場化機制更加靈活高效,企業活力和內生動力持續增強。

        一、改革賦能,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,治理效能得提升

        堅持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。修訂完善“三重一大”決策制度,以“一張清單”準確界定各治理主體權責劃分,邊界更加清晰、程序更加規范高效;以“兩個原則”優化決策流程,“法定事項不授權”,董事會授權董事長、總經理非法定事項,在保證決策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決策效率,“授權事項不前置”,對于政策要求明確、具體標準清晰的授權事項,黨委會不再前置研究討論。逐步建立起黨委對重大事項決定或把關定向、董事會依法依規決策、經理層抓落實的制度體系,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逐步趨于成熟定型,持續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。

        二、改革賦能,聯手先進企業精準對標,管理水平得提升

        東方自控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、國資委及集團公司關于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決策部署,以全面對標為切入點,聚焦短板弱項,以加強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建設為主線,制定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和工作清單,形成了53條提升舉措及任務目標,截至6月底各項任務已全面完成。公司選取國內工控龍頭企業匯川技術作為對標對象,與其聯手策劃了系列培訓課程,通過對標提升行動的持續深入推進,制度體系、組織體系進一步優化,風險管理能力、信息化管理能力、自主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,公司競爭力、創新力、控制力、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。 

        三、改革賦能,加快布局優化和股權結構調整,公司實力得加強

        結合公司優勢,聚焦主責主業,服務國家戰略,積極推進在工控網絡安全領域的投資并購。成立東方電氣中能工控網絡安全技術(成都)有限責任公司,進軍工控網絡安全產業,充分發揮公司作為中央企業的使命和擔當,為實現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作出積極貢獻。

        創新解決東鍋控制股權歷史遺留問題,為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基礎。東方自控以投資方式收購能源國際所持東鍋控制股權,實現東鍋控制能源國際股權全部退出,東鍋控制國有股權由58%提升至80%,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,有利于東方自控進一步推進電控產業的協同、融合發展,構建更加清晰的發展格局。

        四、改革賦能,逐步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,發展活力更充沛

        以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,推動管理人員能上能下、員工能進能出、收入能增能減,形成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。

        聚焦管理人員能上能下,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約化管理。一是強化制度引領,做好頂層設計。制定《在所屬經營單位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施細則》,從制度層面對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的原則、實施范圍、部門職責分工、操作流程、任用與退出管理、監督管理等全過程進行了規范;二是層層分解,領導人員“人人有指標”。公司領導班子及各二級單位經營班子層面,均將任期年度目標在班子成員中進行了分解,以“牽頭負責”與“具體負責”相結合的方式壓實責任,既體現班子成員的分工側重,又體現相互配合;在東方中能、東方日立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,建立“權利責任統一、激勵約束并重”的市場化機制;三是“一企一策”,差異化制定考核方案及薪酬方案。對運行相對平穩的經營單位,按照“年度目標、年度考核”的方式管理;對業務波動性大、不確定性強的新能源工程部,采用了“任期目標、累計考核”的方式進行管理;針對市場營銷單位采用“內部訂單?;?外部訂單定績效”的考核方式鼓勵外部市場開拓;四是全體起立、競聘坐下,樹立市場化觀念。通過中層管理人員“全體起立、競聘坐下”等自愿退出和因到齡組織安排退出總計6人。

        聚焦員工“能進能出”,全面實行市場化用工,推行員工公開招聘、管理人員競爭上崗、全員績效考核、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制度。改革三年行動以來,共引進博士4人,協商解除勞動合同7人,退出比例0.7%。

        聚焦收入“能增能減”,進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,開展薪酬對標,按市場化原則重新確定各崗位薪酬水平和考核標準,持續提升薪酬分配差異化水平,員工薪酬總體差異化系數為1.47,營銷類員工薪酬差異化系數達1.8。

        五、改革賦能,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,核心技術再突破

        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持續整合集聚創新資源,完備完善體制機制,穩步推進科技創新。一是建立研發投入強度保障機制,2021年研發投入1.63億元,同比增長32%,占當期營業收入的6.38%;二是加強創新資源統籌,成立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,促進形成融合創新格局;三是新技術研發持續發力,開展了白酒釀造自動化、太陽能光熱檁條自動化產線及機器人集成應用相關研發;四是建立重大項目攻關“揭榜掛帥”機制,實施首批“揭榜掛帥”試點項目;五是對科研人才隊伍充分激勵,探索開展智能網關項目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機制,構建創新項目孵化保障和激勵機制。

        六、改革賦能,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,為發展提供堅強保障

        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。完善形成“定性+定量、連乘+聯動”的黨建責任制考核機制,將黨建考核結果與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薪酬直接掛鉤;黨支部工作標準化、規范化實現全覆蓋,1個黨組織獲評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,2個黨組織獲評集團公司基層示范黨支部,1個案例入選集團公司基層黨建十大典型案例,1個案例(《打造三大理論課堂 調“靚”五個紅色盤》)入選國資委黨史學習教育創新工作案例;深入開展80余項“創先爭優”主題實踐活動,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在重大項目攻關、重點工程推進、重要任務完成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。

       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。公司在優化增量、提升質量、盤活存量上下功夫,鍛造一支年輕有為的干事創業“生力軍”,領導人員年齡結構得以持續優化,截至2022年5月,平均年齡由2020年10月的43.7歲降至42.05歲,“80后”占比由41.9%提升至64%。

       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“成績單”。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,公司克服行業下行和疫情雙重影響,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兩年實現大幅增長,2021年更是取得歷史性突破,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.59%;全員勞動生產率、營業收入利潤率等“兩利四率”指標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;“兩金”指標達到挑戰目標;各項經營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。

        這是一張令人振奮的“創新榜”。自主研制的燃機控制系統為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機滿負荷穩定運行提供有力保障;首個海外勵磁改造項目順利投運;首臺核電盤車控制柜國產化改造項目取得圓滿成功;“華龍一號”全球首堆福清核電站5號機組成功并網,控制系統運行穩定;白鶴灘百萬千瓦水電項目自動化控制系統研制成功,填補領域空白,“華龍一號發電機靜態勵磁系統國產化研發”項目成功通過機械工業聯合會成果鑒定。

        從經濟效益穩步增長到創新成果的不斷取得,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背后,離不開改革的不斷深化。關山初度塵未洗,策馬揚鞭再奮蹄。面對新機遇新挑戰,東方自控將繼續以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的精氣神,把改革進行到底,激發新發展活力,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。

       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手机在线_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_99久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z0zo人禽交视频快速播放
          1. <optgroup id="pyzx3"><sup id="pyzx3"></sup></optgroup>